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綜合型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方案》。到2025年,網絡零售額達到2300億元,全市鐵路貨運到發量達到5700萬噸,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2360億元,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達到1.54萬億元。
明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達到1300列
《方案》明確了到2025年、2027年和2035年的建設目標。
其中,到2025年,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現代流通體系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服務新發展格局的作用不斷增強。流通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網絡零售額達到2300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224億元,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占進出口比重達到9.5%。現代流通網絡初步構建,全市鐵路貨運到發量達到5700萬噸,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達到1300列,國際(地區)客貨運航線達到65條,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20萬噸。流通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810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2360億元,零售商業總面積達到1324萬平方米。流通企業發展更具活力,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剔除客運)營業收入達到1080億元,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達到1.54萬億元,國家5A級物流企業總數達到19家。
加快構建濟臨雙城綜合貨運樞紐體系
《方案》提出增強支撐骨干流通走廊能力。依托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合作機制,加強與其他流通支點城市的合作,積極參與各類重要商品和資源要素骨干流通走廊建設,建立與晉魯煤炭骨干流通走廊沿線城市的對接機制。深化沿黃中心城市綠色智慧物流協同創新中心(聯盟)建設,強化與鄭州、西安等沿黃中心城市的物流協同發展。協同推進濟南、臨沂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建設,推動重點物流園區、交通運輸企業、城市群貨運樞紐及設施共建共享,加快構建濟臨雙城綜合貨運樞紐體系。
構建互聯互通的省會經濟圈和濟南都市圈物流網,規劃建設服務重要樞紐和園區的貨運專用通道,打造干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集疏運體系。積極參與構建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重要節點城市互聯互通的物流大通道,促進資源要素雙向流動、高效配置。
依托濟南國際陸港,建設陸海聯運集結中心,強化與天津港、青島港等互聯互通,構建鐵路、水運、公路多通道出海交通體系,推動區域一體化通關協作,實現港口內移、就地辦單、無縫對接。推動中歐班列擴容增量,加快中歐班列濟南集結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培育濟南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滿洲里等口岸出境大通道,力爭開通跨里海、黑海新線路;拓展南向通道,加強與RCEP國家合作,增開東盟國家新線路,打造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構建高效國際物流體系。新增、加密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探索開通列日—濟南—紐約第五航權航線,打造列日—濟南—香港空空中轉航線,將濟南逐步打造成為至美洲、歐洲、東盟、日韓、“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流通節點樞紐。
加快“四港三區”樞紐新城建設,發揮“公、鐵、空、水”四港集聚優勢,依托董家鐵路貨運樞紐地區、東客站—濟鋼片區、臨空經濟區,打造以樞紐經濟、通道經濟為主要特色的產業新城。依托京滬運輸通道,強化濟南交通樞紐雙向聚集輻射能力,推進與北京、上海及沿線其他樞紐節點分工互補,帶動沿線產業轉移和產業合作。強化濟青聯動,協同提升陸港、海港組合優勢,形成以沿線城市城鎮為支撐的國際國內雙向輻射的流通經濟走廊。
推動建設泉城路等7處都市級商業中心,著力打造2~3處國際化商圈
《方案》提出,加強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構建多層級商貿流通網絡。打造兩級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推動山東濟南公益性農產品大宗交易批發市場、山東龍山國際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在濟陽區、萊蕪區、平陰縣、商河縣等地,建設以地方特色農產品交易為主的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快萬城裝飾材料基地建設,推進濼口服裝城、齊魯鞋城、賽博數碼廣場、山東通訊城等日用消費品市場轉型升級。在萊蕪區、鋼城區建設機械、鋼材等生產資料市場群,在長清區建設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經十路沿線、萊蕪區、章丘區布局汽車流通網點及汽車消費集聚區市場,推動泉利汽配城轉型提升。
構建四級商業中心體系。推動建設泉城路、中央商務區(CBD)、西客站、東客站、二環南(望岳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洪樓等7處都市級商業中心,著力打造2~3處國際化商圈。推動建設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萊蕪區、平陰縣、商河縣等6處城市級商業中心,完善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等商業業態。按照各區縣(功能區)產業園區、居住組團分布,圍繞服務產業發展和生活服務,建設21個片區級商業中心。
構建商貿流通企業發展生態。招引培育一批大宗商品批發企業,推動山東國貿產業園、大宗商品貿易產業園、中建八局集采平臺等項目盡快落地。支持貿易企業、供應鏈企業在我市開展大宗商品進口業務,打造大宗商品進口集聚中心。加強與阿里巴巴、亞馬遜、速賣通等知名平臺對接,幫助跨境電商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大力培育章丘大蔥、平陰玫瑰、萊蕪生姜、歷城草莓、濟陽黃瓜、商河花卉等農業特色品牌,在全國叫響“泉水人家——好農品泉水造”品牌。鼓勵鋼鐵企業開展鋼材貿易與倉儲物流業務,培育一批鋼鐵物流企業,促進鋼鐵產業與供應鏈融合發展。
推進濟南、青島都市圈城際列車公交化運行
《方案》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體系。構建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按照“一核一帶七園”物流空間布局規劃,以濟南國際陸港核心區為核心,以省會南部物流產業集聚帶為重要軸帶,培育形成中央高端物流聚集區、國際智慧物流園區、小清河章丘港配套物流園、濟南西部綜合物流園、長清經開區物流園、濟陽綜合物流樞紐、濟南北部公鐵聯運物流園等重點物流園區。
《方案》提出,提升交通運輸流通承載能力。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完善“一軸(京滬綜合運輸通道)二廊(沿黃‘一字型’綜合運輸通道、青銀綜合運輸通道)三通道(濟南至冀南地區的西向綜合運輸通道、濟南至皖北地區的西南向綜合運輸通道、濟南至蘇北地區的東南向綜合運輸通道)”綜合交通主骨架,提升國際、城際、市域、城市4張交通網的設施供給能力,構建以綜合運輸通道為骨干、以國際空港樞紐和濟南國際陸港為核心支點、以多層次網絡為依托的綜合立體交通網。
構建“米字型”高速(城際)鐵路網,加快濟濱鐵路、濟棗高鐵等項目建設,謀劃研究德州至商河鐵路、萊蕪至臨沂鐵路等項目。推進濟南、青島都市圈城際列車公交化運行,高效覆蓋周邊區域。
完善“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公路網,加快實施濟南都市圈環線、濟南至微山高速公路、濟南繞城高速公路擴容改造、濟廣高速公路擴容改造、京臺高速公路擴容改造等項目。規劃研究濟南至臨清高速公路、濟南至東阿高速公路、濟廣高速公路零點立交至槐蔭樞紐段改擴建、章丘至萊蕪高速公路等項目。
加快濟南遙墻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建設,強化與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建設4F級現代化國際航空樞紐,新開、加密國內外直達航線,加快打造聯通全球、覆蓋全國的航線網絡。加快培育小清河航運市場,打造海河聯運的黃金水道。研究論證京杭運河—小清河連通工程,增強內河航道通行能力,擴大通達范圍。加快實施濟南國際陸港核心區互聯互通工程,規劃建設董家鐵路貨運中心至小清河主城港區鐵路專用線和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