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全市再生水利用和管理,促進節約用水,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近日,《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濟南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意見》印發。到2025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0%以上;到2035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以上。《意見》自2024年3月1日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2月28日。
在重點任務方面,《意見》提出,加強水源管理,確保水質合格。新建污水處理廠(站)出水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對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站),未達到省規定出水水質標準的,要采取技術升級、更新設備、提標改造等措施,提高出水水質標準,到2025年,60%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站)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
規范取水管理,科學合理配置。再生水由水務主管部門依法統一配置、管理,取用再生水的,應當按照《山東省水權交易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規定辦理用水權證。在開展規劃水資源論證、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及需申請取水許可證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時,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的,優先配置使用再生水;火力發電、一般工業冷卻循環、園林綠化、環境衛生、景觀生態用水項目,應當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按照相應比例使用再生水。根據《濟南市節約用水條例》規定,應當配建再生水利用設施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再生水設施驗收不合格的,建設項目不得投入使用。
實行專業運營,強化企業運作。市政府依法確定符合條件的企業負責開展中心城區(含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濟南高新區)再生水項目立項、融資投資、工程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統籌整合現狀再生水利用設施、管網以及新建、改建、擴建再生水利用工程項目。各區縣可根據實際,依法確定再生水利用運營模式。
加大建設力度,推進項目實施。按照再生水利用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和建設計劃,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站)提標改造、再生水輸配管網及利用設施建設。城市新區(開發區、園區)建設、老城區改造、市政道路建設維修、城市供水管網及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應當同步建設再生水管網。新建、改建、擴建開發區(園區)應當建設廢(污)水集中處理和回用設施,已建成的園區應當逐步實施改造。再生水管網覆蓋區域內,具備再生水供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及園林綠化、環境衛生、景觀生態、建筑施工、車輛沖洗等行業,應當建設再生水取用設施,使用再生水。推進重點工業行業再生水循環利用。
嚴格規范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再生水運營單位應當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維護管理制度、水量水質監測制度和應急預案,落實運營維護資金來源,確保再生水利用設施安全穩定運行,水質、水壓符合國家標準和有關要求。對再生水利用設施運營過程加強監控,建設再生水監管信息系統。加大再生水執法力度,對違反再生水利用相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予以處置。依法打擊未經批準從河道、湖泊取水用于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等違法行為。
在政策措施方面,《意見》提出,完善價格機制。合理核定再生水價格,再生水價格由再生水設施建設投資回報、運營成本(費用)、稅金和合理利潤等構成。為改善生態環境,用于河湖、濕地生態補水的再生水價格,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測定,結合工作需求,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付;用于工業、市政雜用的再生水價格,按照有利于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優質優價、合理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基本原則,由再生水供應企業和用戶自主協商定價。對取用再生水的用戶,按規定免征水資源稅。
加強政策扶持。依法依規簡化新建、改建、擴建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項目的立項、環評、洪評、占路挖掘等審批手續,切實保障建設項目土地指標,做好土地供應工作。
實行獎勵機制。制定再生水利用獎勵辦法,對按規定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使用再生水成效明顯的用水單位,給予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