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康潔非織造布是口罩等防疫物品的重要材料供應商,由于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產品需求量大漲,出現用工短缺。歷下區第一時間對接企業用工需求,通過線上招聘等方式幫助企業招工,并發放一次性用工補貼29.24萬元,助力企業渡過難關。沒有企業,就保不住就業。一次果斷的行動,不僅關乎企業發展,更關乎群眾的飯碗。這僅是歷下區全力以赴穩就業保民生的一個縮影。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之首。就業穩了,發展才更有底氣。今年以來,歷下區扎實打好穩就業保就業攻堅戰,通過送政策、發補貼、助創業、建園區等措施,確保更多企業活得好、群眾崗位穩得住、百姓生活有保障。截至7月份,全區新增城鎮就業5.47萬人,在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數中占比過半,位居全市第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面對面變線連線 就業服務不打烊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并未阻斷歷下區為群眾提供就業服務的步伐。歷下區成立穩就業工作專班,切實履行穩就業主體責任,組建重點企業走訪幫辦小組,實施“一人聯系一企、一企制定一策”措施,扎實做好服務工作。創新思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一方面積極組織線上公共就業服務活動,開展“抗擊疫情 春風送崗”大型網絡招聘會,目前已累計舉辦8場網絡招聘活動,為225家企業發布崗位4500余個,涉及生產制造、餐飲、房產中介、零售等多個行業。另一方面,提供“不見面”培訓服務,協助培訓學校開發網上培訓平臺,開展“互聯網+培訓”,上半年線上參訓人員超過1.2萬人。巧妙地線上服務,讓企業用人更精準,群眾擇業更便捷。
為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截至7月底,歷下區累計為154家企業審核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353.2萬元,為2518人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684萬元,為40家企業發放吸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84.9萬元,為企業及勞動者保駕護航。
以創業帶動就業 激活擴大就業新引擎
以創業帶動就業,讓創業者放飛夢想,是擴大就業的有效措施。為引導和助力更多有志人士投身創業海洋,歷下區扎實做好創業擔保貸款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兩項補貼發放工作,截至今年7月底,累計為774人發放貸款1.48億元,為1795家小微企業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4308萬元,為72家個體工商戶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21.6萬元。同時,抓好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孵化更多的創業種子生根發芽。目前,歷下區山財大大學生創業園擁有在園企業達103家,其中在孵企業37家,已經通過審核完成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9家,越來越多的“金鳳凰”正待飛翔。
同時,歷下區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積極開展“歷下區-永順縣東西部勞務協作扶貧”工作,分兩批安置89名湘西州永順縣貧困建檔立卡人員來濟務工,舉辦技能培訓班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參訓人員達355人次;積極對接重慶市武隆區,與濟南市人社局共同安置81名武隆區貧困建檔立卡人員來濟務工,舉辦2期技能培訓班,參訓人員達100人次。通過安置就業、培訓等形式,幫助當地群眾提升就業技能、拓寬就業渠道,與受援地攜手奔小康。
加快推進園區建設 編織人才發展搖籃
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是匯聚人才智力的搖籃,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創業就業方面功不可沒。歷下區通過完善產業園管理機制、拓展人力資源服務模式、宣傳推介園區企業等方式,不斷細化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管理,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服務企業近萬家,服務就業人員16萬余人。
下一步,歷下區還將積極借鑒國內先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扶持管理經驗,大力提升園區綜合實力;依托山東院士專家聯合會,靶向引進頂尖人才,加速推進海外人才集聚回流。同時,加快推進濟南國際金融城園區建設,采取“知識資本+人力資本+金融資本”的發展策略,打造具有國際化氣質、金融專屬特色的人力資本和新經濟跨界融合集聚中心。同時,結合歷下特點,細化服務,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落實第三方機構引才獎勵補貼申報,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型引才格局,為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建設編織人才發展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