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尾,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步履不停——
日前,為助推“高效辦成一件事”走實走深,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以“我陪群眾走流程”活動為契機,主要負責人帶隊組成“體驗組”“督導團”,以退役軍人和工作人員的雙重視角,全流程感受咨詢接待、具體業務辦理等環節,并針對發現的業務辦理高峰期存在排隊時間過長、部分業務辦理所需材料指引不夠清晰等問題,立說立改。
年終答卷怎么交?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用“永遠在路上”作答:
創新“一件事”服務模式,在全市率先聯合多部門共同合力辦理,并加大“線上+線下”服務力,大大提升辦理效率。深知,篤行強基沒有止境,永遠在路上。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增加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多項工作創出新高度。深知,改革提質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
對無名烈士進行DNA樣本提取及鑒定、用AI還原烈士生前容貌,數字化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深知,創新登攀沒有滿足,永遠在路上。
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歷城區用“永遠在路上”的覺悟與擔當,引領全區退役軍人工作與省、市同向同行,與歷城區省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建設同頻共振,在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中書寫新的篇章。
篤行強基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始終牢記“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篤行不怠、扎實踐諾,把提高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落在實處。
就業問題是退役軍人最關心的問題。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全力推進軍人退役“一站式”服務工作,精準開展就業推薦,今年先后組織開展“春風送崗”“戎創未來”等系列招聘活動6場,提供崗位3500余個。同時,加大軍創企業扶持力度,積極為退役軍人創業開辟綠色通道,共發放退役軍人創業貸款175萬元,貼息32萬余元,發放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金340余萬元。
為更好服務轄區內退役軍人,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創新“一件事”服務模式,在全市率先聯合區人武部、區公安分局、區人社局、區醫保局等多部門,共同制定《關于開展軍人退役“一件事”辦理的工作方案》,聯合開展工作。同時,推動“線上+線下”同向發力。線上打通各方辦理渠道,與市大數據局、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區大數據局溝通協調,完成申報二維碼的生成,并為區人武部、區公安分局開通平臺審批端賬號,實現退役軍人手機端掃碼填寫基本信息,后臺統一匯總推送的便捷流程;線下延伸服務觸角,在辦事大廳設置預備役登記、就業創業宣傳、職業技能培訓報名等窗口,并為辦理身份證業務的退役軍人提供便民電動車服務,僅需2分鐘即可到附近的區公安分局辦事大廳、24小時智慧警局辦理業務,實現了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讓退役士兵少跑腿、多安心。
改革提質 各項工作創出新高度
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增加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堅持以改革的思維破難題、增動力,全力推動改革創新與退役軍人工作深度融合,各項工作創出新高度。
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深入學校、企業、機關開展“尊崇英雄、緬懷先烈、爭作先鋒”紅色精神主題巡回宣講活動41場。開展“學生進軍營,零距離接受國防教育”活動,組織歷城區實驗小學80名小學生走進軍營,參觀營區文化建設、體驗軍營生活,零距離接受國防教育。
深化服務保障改革。在14個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全面開展“一站一特色、一街一品牌”創建活動,進行“四比四看”,推動基層服務走深走實。開展困難退役軍人大摸排工作,切實幫助遭遇突發困難的退役軍人解決實際問題,2024年以來累計救助困難退役軍人22人,發放救助金23.36萬元。
深化雙擁工作改革。組織開展濟南艦“雙擁共建”活動,聯合歷城二中共建國防教育基地,打造歷城雙擁新品牌;積極開展“訂單式”擁軍活動,著力解決官兵“后路、后院、后代”問題。今年以來,為41名現役軍人依照本人意愿協調解決子女入學難題;組織全區32名隨軍家屬參加專項招聘會,幫助5位家屬找到滿意崗位,先后為1301名義務兵家庭發放優待金1838萬元;春節、“八一”上門慰問邊海防官兵、優撫對象等9300人次,價值約353.57萬元。
創新登攀 “兩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有新要求、新時代要有新作為。
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自覺,堅持“兩力”賦能——黨建引領,提升隊伍能力和定力,為創新打牢基礎;加強數字化建設,用新質生產力,賦能退役軍人工作向更高質量登攀。
今年以來,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等形式強化理論武裝,舉辦了為期3天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培訓班,采取專題輔導、集中學習、研討交流、個人自學等方式全面學習;組織修訂完善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制度規范,提升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水平;組織開展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巡回宣講暨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政策法規培訓,加強對退役軍人最新政策法規的學習研究,不斷提高全區退役軍人系統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夯實服務保障能力和定力。
工作要與時代同頻共振,創新的腳步就不能停。
今年,對歷城區革命烈士陵園內安葬的865名無名烈士進行了DNA樣本提取及鑒定,通過DNA信息對比,為73名烈士成功尋親,并聯合相關高校院所,創新用AI技術復原無名烈士生前容貌,該舉措也被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關注并報道。同時,歷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做好烈士陵園提質改造,對歷城革命烈士紀念館進行重新布展,深入搜集并編撰烈士事跡與革命歷史時間軸,輔以“聲、光、電”等現代科技設備,結合前期烈士尋親深入挖掘的英雄事跡,打造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套齊全、教育資源豐富的紅色教育基地,為弘揚傳承革命精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