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歷城區全福街道名輝豪庭社區第二期“便民服務活動”吸引了上百名群眾參與。活動現場,由該社區南方物業公司志愿者組成的服務隊,開展免費維修小家電、沖洗地墊、修理自行車和電動車等服務。同時,該物業公司還聯合周圍商戶,開展為群眾免費測量血壓、頸肩按摩等服務。
今年2月,歷城區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物業志愿服務活動,截至目前,該區已有68個小區物業簽訂志愿服務活動責任書,并開展了多樣化物業志愿服務活動和文化活動,幾乎涵蓋了全部新建商品住宅小區。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歷城區牢牢把握“群眾滿意”這一根本宗旨,把主題教育與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在全市率先開展物業志愿服務活動,這一創新舉措將社會“活水”引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僅充實和豐富了政府服務群眾的資源,更促進了和諧社區建設,掀起人人參與文明實踐的熱潮,創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物業志愿服務的“歷城樣板”。
政府搭臺物業唱戲新時代文明實踐引入“活水”
今年2月,歷城區文明辦和區住建局共同在全區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物業志愿服務活動,并成立歷城區物業服務志愿總隊,成員由區住建局物業科工作人員組成;志愿總隊下設志愿小組,成員由物業項目經理組成。
志愿總隊負責策劃組織全區物業行業志愿服務活動,指導全區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等;“志愿小組”則對物業服務企業志愿服務活動進行指導與檢查,提出工作建議和意見。由此,歷城區將社會“活水”引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形成政府搭臺、物業唱戲,合力服務群眾的局面。
該活動以物業企業(物業服務項目)為主體,通過篩選培訓,成立專業物業服務志愿隊,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便民活動,為小區業主特別是需要幫助的老年人或傷殘人士提供上門維修、衛生保潔、購物等便民服務,同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小區文化活動。
活動啟動以來,可謂“一呼百應”,截至目前,歷城區已有68個小區物業簽訂志愿服務活動責任書,所有新建商品住宅小區幾乎“全覆蓋”。“我們迫切需要這樣一個機遇,一方面可以了解居民訴求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也有一個融入發展大局、扛起社會責任擔當的平臺。”南方物業公司名輝豪庭項目經理張余暉對記者說。
“需求在哪服務就在哪”志愿服務走進群眾心里
“我又來找你了,我家這吹風機壞了,能給我修修嗎?”
“您放這兒就行,修好了我給您打電話,或者讓工作人員給您送家去。”
張余暉和社區居民已十分熟悉,拉近他們距離的,是一次次貼心的志愿服務。
自物業志愿服務隊成立以來,已舉辦兩次集中志愿服務活動,服務內容涉及免費檢查白內障、測血壓、理發、修自行車、修家電、磨菜刀、沖洗地墊等8項內容。“像沖洗地墊、修自行車和小家電,雖然都是些瑣碎的小事兒,但卻是我們在家里難以完成的。現在物業提供這種服務,真是做到我們心坎兒上了。”社區居民劉霞說。
除了集中服務,歷城區各物業志愿服務隊還深挖群眾訴求,拓展服務項目。
帝華·鴻府西區物業管理處在社區集中志愿服務活動中,了解到小區2號樓1單元居住著兩位70多歲的空巢老人。“其中付大爺患腦血栓后遺癥,阿姨則腰疼得厲害。考慮到他們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參加便民活動,志愿者便經常來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家常、理發,他們說我們志愿者比孩子還貼心。”帝華·鴻府西區物業管理處經理助理李樹亮說。
如今,志愿服務在歷城區各新建商品住宅小區物業公司中已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在一次次貼心詢問、暖心服務中,轉化成了服務者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同時,歷城區通過開展物業志愿服務活動,充實、豐富了服務群眾的資源,將“群眾在哪實踐在哪”提升為“群眾需求在哪服務就在哪”,新時代文明實踐真正走進群眾心里。
帶動居民積極參與共建共享和諧社區
“之前小區有一位老人一直對物業有意見,不愿交物業費。上個月這位老人把鑰匙鎖在家里進不去了,我們物業志愿服務隊得知后,免費給她找來開鎖公司開鎖,并免費為其更換了新鎖,第二天老人就主動來交物業費了。”張余暉說。
這雖然是社區里發生的一件小事,但卻彰顯出物業志愿服務帶來的社區和諧“大效應”。
社區是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物業服務作為社區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優質的物業志愿服務能夠將很多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有利于社會穩定。
記者采訪了解到,下一步,歷城區將開展物業志愿服務“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及“優秀物業志愿個人”評選活動,對經綜合考評驗收合格的項目和個人,授予榮譽稱號,并在今后物業服務招投標過程中,給予適當加分并作為企業評先的重要依據。
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激發該區物業企業服務群眾的熱情和責任擔當。同時,各物業企業下一步還將依托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搭建與居民之間的“連心橋”,從而號召更多社區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還將按照積分多少進行獎勵,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志愿服務、全社會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