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_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1欧美精品成人综合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免费视频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七個“聚力”加快建設幸福和諧新萊蕪

發布日期:2021-01-29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萊蕪區實現“從趕上、超越到引領”的關鍵之年。圍繞實現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萊蕪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突出抓好七個“聚力”,全力打造省會城市副中心、爭當省會建設發展排頭兵、加快建設幸福和諧新萊蕪。
  聚力“東強”崛起 全力突破實體經濟
  打造產業地標。高標準規劃建設萊蕪智造新城。強化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龍頭地位,推動項目梯次接續、壓茬推進,加快構建“汽車零部件+整車+物流”全產業鏈條。規劃建設數字孿生汽車小鎮。啟動醫藥產業園三期和化藥園區建設。啟動建設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建設不銹鋼全鏈條產業基地。打造氫能產業高地。
  提升產業能級。深入實施“鏈長制”。實施“技改提升計劃”,重點技改項目66個,完成投資53億元、增長20%以上。實施“數字賦能計劃”,重點工業園區和工業企業5G網絡全覆蓋,打造“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場景2個、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項目3個,新增數字化工廠1家、星級上云企業7家。實施“企業成長計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0家、總量突破300家,培育“瞪羚”企業2家、專精特新企業8家。實施“品牌戰略三年行動計劃”,新增馬德里國際商標2件、品牌指導站2個,參與主持制定各項標準2個。
  筑牢發展平臺。萊蕪高新區瞄準“省內領先、國內一流”,快速推進企業集聚,著力健全產業鏈條,努力在全國、全省高新區排名中爭先進位。雪野旅游區精心打造濟南“城市會客廳”。萊蕪農高區打造濟南農業產業新標桿。
  聚力內生增長 積蓄強勁發展動能
  擴大有效投資。年內引進過億元項目70個,完成招商引資120億元。突出抓好8個省級項目、29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全年新開工大項目50個、投產50個。提高對上爭取精準度,力爭更多項目納入上級“盤子”。
  激發消費活力。以高品質生活需求為導向,有效釋放消費需求。編制全域旅游總體規劃,加快齊長城“一線五村”文旅綜合體、中華嬴秦文化園、香山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建設,力爭全年接待游客600萬人次。以打造魯中智慧物流集散中心為目標,謀劃建設專業物流園區,加快暢聯智慧物流等項目建設,持續壯大現代物流業規模。
  狠抓改革攻堅。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成事業單位改革。深化區屬國企改革,做大做強國有資產。
  強化創新驅動。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5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增長5%,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5%以上。全力推進重汽技術中心實驗室、青島大學施耐德研究院、醫藥研發大廈等重大平臺建設。力爭引進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實用人才30人、急需緊缺人才400人、高技能人才500人。
  深化開放合作。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力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5%以上。鼓勵外向型骨干企業擴大出口規模,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40家,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鼓勵發展外貿新業態。
  聚力品質提升 努力建設宜居城市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加快構建“一主兩副三帶多點”總體空間布局。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啟動汶源學校、西關等片區城中村改造,加快棚改舊改進度,推進重工生活區、居民安置區建設,建成公園、城市公廁各4處,新增公共停車位1000個。啟動濟萊高鐵萊蕪北站、雪野站建設,新建吳伯簫紀念館道路工程,改建井岡山路、鳳凰北路,打通鹿鳴北路、鵬泉西大街等斷頭路,整治維修城市道路平交口1173個、10萬平方米。加快“水城”建設,推進水庫河庫連通工程,完成大汶河城市風貌帶規劃編制;啟動城區水環境提升三年攻堅行動。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強智慧城市、智慧城管建設。深化城市管理改革,擦亮“精致萊蕪”靚麗品牌。深入推行垃圾分類,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聚力鄉村振興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面促進“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等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鏈條化發展,強化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農產品出口加工集聚區建設,建立萊蕪生姜、黑豬種質資源庫,生姜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高標準建設農產品大宗交易平臺,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家,爭創國家級優質特色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成田園綜合體2個,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5個。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成高標準農田1萬畝,爭創全省“兩全兩高”農機化示范區。繼續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升改造農村道路60公里、預防性養護200公里,改造危橋窄橋8座,新建污水處理站6座,完成農村污水治理20個村,治理率達到40%。鞏固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成果,爭創農村飲水安全運營管理示范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深化區屬國企參與鄉村振興模式,建成齊魯樣板村1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5個。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莊增長10%以上。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鞏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完善城鄉要素合理流動機制,吸引社會資本下鄉。做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基礎性工作。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盤活閑置農房和宅基地,喚醒“沉睡”資源,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聚力環境優化 全面增創發展優勢
  打造更優政務環境。構建主城區10分鐘、鎮街20分鐘政務服務圈。拓寬“一業一證”行業范圍,推行“掌上辦”、獨任審批師制度,優化幫辦代辦服務,實現重點項目“四證齊發”常態化。著力破解用地難題,確保重點項目土地供應。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各項舉措,出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實行惠企政策清單化,深化企業服務專員、法律顧問團等制度,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打造更美生態環境。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堅決做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深入開展減排、壓煤、抑塵、治車、禁燒專項整治。推動“河湖長制”走深走實。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持續開展“綠滿泉城、美麗濟南”城鄉綠化行動,完成森林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8000畝、森林撫育1萬畝,厚植生態底色。
  打造更佳金融環境。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構建多元化金融生態圈。加快企業上市步伐,力爭1家企業進入上市輔導期,2家企業在齊魯和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營造誠實守信金融生態環境。
  打造更好社會環境。推進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高標準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鞏固和深化省級食品安全區創建成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聚力共建共享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推動穩崗就業。開展就業創業培訓1.8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800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000人。
  強化社會保障。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落實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提升醫保服務水平。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健全社會救助制度,推動城鄉低保應保盡保,改造提升敬老院5處,開展經濟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加大對困難群眾精準幫扶力度。
  發展教育事業。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優化中考劃片招生辦法,探索實施共片招生。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啟動花園學校二期、嬴牟小學等新建、改擴建工程8個,改造操場4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逐步落實校長職級制,優化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辦法,實施“名師名校長名校”引進工程,打造名師工作室,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建設健康萊蕪。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底線。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實施“名醫名院”引進工程。建設羊里、鵬泉2處區域醫療服務次中心,提升村級衛生室服務水平,構建“農村重點疾病30分鐘救治圈”和“15分鐘健康服務圈”。扎實推進全民健身工程。
  促進文化繁榮。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創建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加強融媒體中心、區文化中心等意識形態陣地建設。
  聚力效能提升 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全面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轉變作風、干字當頭、務實高效,全面提高政府履職水平。堅持忠誠為魂,堅持法治為綱,堅持實干為要,堅持廉潔為本。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