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位于濟陽區的山東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收到了從華中地區運來的第一批原材料,避免了因原料不足可能造成的停工風險。據了解,旺旺食品的產能正在逐步恢復,而類似情況在濟陽的企業中已漸成常態。例如在濟南濟北經濟開發區,不僅食品飲料、機械制造、現代物流等行業企業全面復蘇,并呈現出你追我趕的發展態勢。在此過程中,濟陽的一系列“硬核“幫扶舉措,贏得了企業紛紛點贊。
解決企業原材料運送難題
山東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果粒多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糖漬椰果及配套的企鵝袋、旋蓋等,此外“凍癡”產品生產線也會用到榴蓮粉,相關原料若不盡快配齊,兩條生產線將面臨停產風險。濟北經濟開發區包聯企業“服務生”孫海霞得知這一情況后,全力配合旺旺展開原材料“緊急支援”行動。華中地區疫情相對嚴重,由最初共同研究從華中地區調配原材料的可行性,到幫助協調道路通行,再到與旺旺方面的疫情防控負責人緊急制定接車方案,孫海霞每天都花費了大量時間盯靠在企業現場。
在與山東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總廠長周建新共同商議后,孫海霞決定不安排車輛進廠,而是在人流量最少的工廠西門停靠。運輸車輛由引導車一路引導至旺旺工廠西門,由專門人員進行全方位消殺。卸貨時不允許司機下車,并遠離其它車輛、人員,旺旺工作人員在穿好防護服、佩戴好口罩手套的情況下配合卸貨,卸貨后車輛立即離廠。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下,整車貨物在一小時之內完成卸貨,及時保障了企業的生產供應。
提到整個過程,周建新感觸頗多:“多虧了區政府派來的經濟發展‘服務生’,為我們全程協調才解決了原材料運送難題。原材料不足就無法按照訂單生產,我們將失信于客戶,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點對點”上門接回外地職工
3月4日上午,山東豐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志華為濟北經濟開發區送來了一面寫有“疫情無情人有情 幫扶企業暖人心”的錦旗,并在濟北經濟開發區企業365服務群里發了一條感謝信息:“自企業復工以來,兩名外地技術人員不能按時返廠,影響正常生產,在包聯企業‘服務生’楊善軍的幫助下,他們已順利到達公司開展工作。”
這只是濟陽區經濟發展“服務生”包聯企業的一個典型案例。除了豐禾力健公司,楊善軍和另一名同事還包聯了天陽紙業、大自然新材料、馳波名氣通等15家企業。3月1日,他在走訪豐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時,李志華反映了兩名來自河北邢臺的技術人員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返工的情況。楊善軍按照相關政策電話指導返回人員到當地辦理健康證明,填報《外出務工人員返崗申請》等,并對接車輛迅速出發。
3月2日,兩名外省技術人員順利到達濟陽,不久后就到崗投入生產中。據了解,通過“點對點”接人服務,濟陽目前已為生產企業、在建項目接回省外員工500余人,全力推動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
“服務生”下沉企業排憂解難
經濟發展“服務生”包聯企業制度推行以來,濟陽全區各級各單位不斷細化經濟發展“服務生”包聯企業方案,以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為核心,以搭建企業服務平臺為抓手,以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為目標,全力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僅在濟北經濟開發區,就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人員下沉至企業展開包聯。
“我們在盡力尋找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的平衡點,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濟北經濟開發區財政局局長孫海霞說。這次,她也下沉到了企業防疫一線。下沉人員中,有領導干部,也有一般工作人員,但只要戴上紅袖標,他們就都是經濟發展的“服務生”,一方面指導企業防控疫情,另一方面承擔著幫助企業解難題的重要職責。
與孫海霞一同負責包聯企業的工作人員馮曉說,自己每天都會接到幾十個來自企業的電話,他們或立即解決、或第一時間幫助協調有關部門。“企業負責落實好防疫主體責任,我們負責為企業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雙方共同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全面恢復生產,力爭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濟北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庶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