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10-31
信息來源:
對當事人而言,一個帶有濃郁民主色彩的司法,一定是十分重視當事人訴訟主體地位、積極保障當事人參與訴訟各項權利的司法。濟南正在全面開發建設的“網上法院”,在極大方便群眾的同時,也為現代司法民主建設提供了一種載體選擇。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宋新生介紹,濟南市目前已經在市中區和章丘市建成“網上法院”并投入運行,中院和其他基層法院的“網上法院”10月份全面建成開通,“網上法院”將在濟南市兩級法院實現覆蓋。
點點鼠標就能立案
“網上預約立案真是方便,足不出戶就可以立案打官司。”5月24日,遼寧省丹東市市委老干部局的范衛華高興地對記者說。
范衛華告訴記者,他與住濟南市中區的車某是朋友關系,車某去年初借了他59500元錢,承諾的一年期限已經過去了,車某仍未歸還,范衛華決定通過訴訟渠道依法主張自己的權利。正為遙遠的路途犯愁時,范衛華上網時發現市中區法院還有個“網上法院”,于是嘗試著登錄,與當天的法院值班領導進行了交流,得知可以在網上預約立案,還可以在網上繳納訴訟費用。很快,系統便顯示預約立案成功。“點點鼠標就能立案,不用大老遠地跑濟南,真是太感謝法院了。”
方便當事人的不僅是預約立案功能。“網上法院”還實現了網上送達。審判人員通過后臺管理系統在網上發布送達信息后,以電話或其他形式告知當事人,當事人就可以根據案件編號和立案時獲取的密碼在網上看到送達信息。
遠程互動,拉近距離
章丘市垛莊鎮年近八旬的楊大爺,家距法庭有20多公里的山路,來回要一天的時間,打官司不是易事。聽說法院在村委會設立了“網上法院”,楊大爺便到村委會起訴。法官電話通知楊大爺的兩個兒子到網上辦案點,通過網絡視頻做工作、講道理,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悉心調解,化解了楊大爺與他兩個兒子之間的贍養糾紛。
基于“網上法院”的在線交互系統,使得法官可以通過在線視頻、QQ聊天等形式,同當事人等進行溝通交流。據介紹,在線交互系統包含多種方式,一是在線法官咨詢,二是值班院長接訪,三是專欄法官答疑。
市中區法院民三庭法官趙樹東在審理一個案件時,需向案外人王某核實其在股權處置協議中的簽名是否系其本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但王某因遠在上海、事務纏身近期無法返濟,致使案件審理處于停滯狀態。趙樹東依托“網上法院”的信息化平臺,與王某進行遠程視頻交互,最終完成了對協議簽名的核實。
法官辦案更嚴謹
采訪中記者發現,“網上法院”不僅給群眾訴訟和法院辦案帶來了極大方便,還以其網絡評議、電子卷宗遠程查詢等功能,使法院辦案更加公開透明,強化了監督,確保了法官公正、文明、廉潔辦案。
5月13日,黃軍訴李某借款糾紛一案,訴至了市中區法院。5月16日,眼看著臨近法定送達期限的最后一天,黃軍從網上查詢起訴書仍未向對方送達,便給法官打來電話催促。5月17日,黃軍再查,看到網上已經有了李某簽收的送達回證。
黃軍不用到法院便可掌握案件的進程,源于該院“網上法院”的電子卷宗遠程即時查詢系統。當事人只需登錄市中區“網上法院”,足不出戶即可以查閱自己案件的電子卷宗,動態了解和監督審理、執行的進程。該系統的應用,使當事人的知情權有效滲透于整個訴訟過程,從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訴訟全程公開。
電子卷宗遠程查詢系統,給法官帶來的震撼不小。市中區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張來安說:“剛開始自己對院里開發電子卷宗查詢系統不適應,認為向當事人公開審判即時進程,給法官帶來的壓力很大。誰能保證一點錯誤都不出呢?自己也受到過當事人的幾次批評式監督,有文書上字寫錯的,有送達文書書寫不規范的。但最后自己也想通了,法官這一職業的生命,就是公正,這一系統能讓自己辦案更嚴謹,逼著自己提高業務能力,也確保了司法公正”。
為了規范法官行為,及時了解和滿足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新要求,“網上法院”還建設了當事人網絡評議系統。“我們院的網絡評議系統開通以來,已有數千人次發表了評議意見,2名法官因為當事人對其態度、作風不滿而受到了批評教育。”市中區法院院長解雅潔說。(張國棟)
信息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