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平陰縣委老干部局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關于在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部署,堅持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目標,以加強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為主線,以創建"五好"老干部黨支部、爭當"四好"老干部黨員為主要載體,強化"四個意識",突出"四項重點",使活動有序開展、扎實推進,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各級領導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縣委對在全縣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全縣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研究、同部署、同推進。將2011年定為"老干部黨支部建設年",下發了《關于開展"老干部黨支部建設年"活動的實施意見》(平組[2011]3號), 明確了爭創標準、并對活動安排等方面作出了具體部署,確保了創先爭優有標準、評選表彰有依據。各單位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和縣委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對所在單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領導,將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和黨員創先爭優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規劃,與在職干部黨員創先爭優活動統籌謀劃、共同開展。單位主要領導經常過問離退休干部創先爭優活動開展情況,分管領導定期聽取工作情況匯報,及時研究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場所及學習活動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保證了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和黨員創先爭優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是強化創新意識,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組織建設日趨完善。針對離休干部整體進入"雙高期",退休干部逐年增加,以及居住比較分散的實際情況,堅持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參加組織活動、有利于發揮作用的原則,合理設置了離退休干部黨支部,保證每一名離退休黨員都編入黨的一個基層組織,并按規定參加黨組織生活與學習。如全縣有6個鎮(街道)辦事處針對多數離退休干部居住在縣城的實際,將老干部黨支部設在了縣城。縣公路局考慮到老干部年高體弱、行動不便的實際,在原辦公場所二樓建成了100多平米的集學習、休閑、娛樂、健身為一體的老干部活動中心。縣住建委在老干部黨員到局辦公樓6樓開展學習活動不方便,局辦公場所又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毗鄰縣博物館開設了"住建委老干部之家",使離退休干部黨員就近、便利參加學習活動。同時,各單位老干支部按時舉行換屆選舉,在選配支部班子時,都注意把那些黨性強、威望高、作風硬、身體好的離退休黨員選為書記或支委,并保持新老交替,增強工作的生機和活力。科學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靈活運用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完善"學習日制度"、"三會一課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黨內生活制度,確保了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同時進一步加大黨員學習活動陣地建設,購買學習資料、添置健身設備、活動室制度上墻,黨支部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三是強化政治意識,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水平不斷提升。按照統分結合、就近便利、靈活多樣、注重實效的原則,圍繞建黨90周年,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在學習中穿插活動,在活動中進行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全縣離退休干部黨員中開展了以"比學習,看理想信念是否堅定;比作風,看是否保持和發揮革命傳統;比發揮作用,看支持發展是否成效明顯;比教育子女,看子女后代是否健康成長"為主要內容的"四比四看"活動,不斷激發離退休干部黨員創先爭優的內生動力。七一前夕,縣委書記朱紅方同志和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帶頭走訪老干部、老黨員,縣委老干部局向困難離休干部發放慰問金5500元;為全縣180余名離休干部每人發放了一套《中國共產黨黨史》(第二卷);組織老干部開展了慶祝建黨90周年文藝演出;在老干部"創先爭優百題知識競賽"和"與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征文比賽中,我縣1個黨支部和6名老干部作品分獲省市表彰。縣人大、政協、檢察院等單位組織離退休干部黨員參觀了縣委舊址紀念館;縣林業局、民政局、廣播電視臺等單位組織老干部觀看了電影《楊善洲》;縣法院、孔村鎮組織老干部外出參觀視察。這一系列喜聞樂見、務實管用的主題活動,讓老干部們倍感重視、倍感溫暖、倍添信心,在增強黨員意識、弘揚優良傳統、服務跨越發展方面的創先爭優熱情得到進一步激發。
四是強化大局意識,離退休干部黨員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是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離退休后,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優勢,繼續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縣委宣傳部退休干部李慶余同志2004年離崗后,充分發揮寫作特長,協助史志辦編纂《平陰縣志》,對我縣近現代歷程中發生的重要史實、重大事件、杰出人物進行挖掘整理,筆耕6年,寫出20萬字的《春秋記憶》一書,為研究平陰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榆山街道辦事處由老黨員、老干部、老族長、老教師、老退休工人組成"五老"隊伍,憑借自身威望和經驗,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城中村片區改造、新村建設、鄰里糾紛、土地調整等方面的工作,深入開展反邪教教育活動,組建"五老網吧義務監督隊",有力維護了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縣農業局離退休干部經常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受到基層農民歡迎;衛生局組織老醫療專家深入鎮村、集市開展免費義診,促進了全民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住建委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提出了一些關于城市規劃、建設、發展方向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議,為全縣城市建設發揮了拾遺補缺、添磚加瓦的積極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