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說,歷史題材中有屬于未來的東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在濟南創城這一題材中,屬于今天與未來的,就是濟南人不懈追求、向上向善的精神。
創城,稱得上20年來濟南為之奮斗的一項事業。在這個過程中,“創城精神”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她是黑虎泉邊身著大紅色綬帶的旅游服務志愿者,是十字路口停下來靜等行人通過的車主,是扎根社區數十年從不怨天尤人、不推諉拖沓的社區帶頭人。她存在于勇于沖鋒、敢于擔當的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于協同互補、共謀發展的各行各業里,存在于主動追求文明、把文明意識外化于言行中的每個家庭里。
這種精神是與城市同呼吸共命運的“主人翁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創城就成為每個人的具體目標和個體體驗。這些體驗中,有全民共創后出門見綠、抬頭望藍的獲得感,有“掬一捧泉水,洗洗眼睛,心都綠了”的幸福感,有“安全城市綜合排名”全國第三的安全感,更有城市追求“崛起成峰”不斷刷新紀錄的成就感。有了這種精神引航,生活在此的人們怎能不更加熱愛這片蓬勃向上的熱土?
這種精神是敢為人先、崛起成峰的“改革創新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創城的內涵更加豐富。對濟南來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不是拿到這塊“金字招牌”,而是要通過創城,從根本上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使文明真正成為這座千年古城的內在氣質。這種氣質的提升,已經不單局限在狹義概念上的文明領域,而是包含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全面提升。有了這樣的精神支撐,怎能不吸引越來越多羨慕的目光聚焦這片潛力無限的熱土?
城市的核心是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就是全民共創做大文明增量、做優文明質量的過程,就是分享文明成果、增進人民福祉的過程。在濟南創城過程中,人們最美好健康的思想、意志、品格、智慧得以實現、發揚和升華,分散的資源被集中起來,弱小的能量被強化起來,潛在的優勢被激發、培育出來,形成了“氣順心齊、風正勁足”的良好氛圍。
時代發展需要這種精神,城市進步需要這種精神。精神的力量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一種意識思維、一種行為習慣、一種信念追求。時代在前進,世界在變化,唯有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永恒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