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_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1欧美精品成人综合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免费视频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路敞亮了 心更敞亮了

發布日期:2017-09-15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馬路,本是行車走路的地方,卻因各種原因一度成了“馬路市場”,廣受詬病。自我市開展創城工作以來,影響交通的占道經營被取締,煙霧繚繞的樓下餐飲店關了門,見縫插針的攤位不見了,為攤販找出路的農貿市場建了起來,原本敞亮、干凈的馬路又回到了我們身邊——
  市中區勝利大街
  小吃街變身“口袋公園”
  紅楓園、丁香園、玉蘭園、紫薇園……一個個頗具詩意的名字,代表著已初具雛形的10處“口袋公園”,吸引著過往市民駐足觀賞。走進市中區勝利大街,滿眼皆綠的景色、修葺一新的文化墻讓居民流連忘返。然而就在短短幾個月前,這里的景象卻遠遠不是這樣。
  提及全市有名的幾條小吃街,勝利大街馬路市場絕對占有一席之地。這條長500余米的馬路市場自發形成已有20多年,曾經聚集著油潑面、土家醬香餅、米線等各地小吃,同時也因私搭亂建嚴重、環境臟亂差、消防安全隱患和交通不便等被頻頻吐槽。對此,家住德勝南街小區近40年的李女士感觸頗深,“每天早上4點多,拉卷簾門的聲音把我吵醒,高壓鍋、豆漿機的聲音陸續出現,樓下商戶5個鍋同時在炒菜,油煙都跑到我們家里了,一直到凌晨1點多啤酒攤收攤,這才能清凈點。”為此,李女士家一直不敢開窗戶,樓上原來20多家老住戶現在搬離得只剩3戶,有商戶租了附近的房子,在家里灌裝了十六七個煤氣罐,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周圍居民一直擔驚受怕。
  “以前跟別人說住在這里都不好意思,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變化之大讓我們都覺得驚訝。”轄區的“蝶變”,源自于今年以來的集中整治。6月中旬,市中區取締勝利大街“小吃街”后,7月中旬對100戶左右私改門窗的業戶開展封門堵窗行動,并于8月啟動道路改造工程。“這改變的不僅僅是轄區的環境面貌,我們的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現在沒事就愿下樓逛逛,看到道路敞亮了,我們的心里也跟著敞亮了。”
  歷下區建新南路
  終于不再出門就堵了
  “以前騎電瓶車的年輕人都不好通過,別說推著小推車的老年人了!”張玉現在租住在歷山東路一小區內,一提起馬路市場就打開了話匣子。她所說的,正是周邊居民抱怨多時的建新南路馬路市場。
  建新南路隸屬建筑新村街道,東至山大路,西至歷山路。因周邊小區建成時間長,配套又無法跟上,從上世紀80年代初,在建筑新村南路附近就自發形成了集市,后來逐漸集中到這條馬路上。“馬路有多長,市場就有多長。”張玉告訴記者,“貨物擺到行車道上,成天看著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可地上的油污清理不掉啊!”
  近幾年來,歷下區建筑新村街道已逐步對此處馬路市場進行改造提升,按照市區道路綜合整治的部署,陸續取締150多個占道攤位,拆除亂搭亂建70多間。今年以來,建筑新村街道又繼續加大力度,拆除取締沿線90余家小商戶,徹底掃除人行道路面障礙。拆除結束后,根據創城工作部署,從東到西對建新南路1000多米墻體進行粉刷,墻體采用水墨繪制,主題是文明城市創建相關內容。
  “現在不一樣了,路通了,街面也干凈了,終于不用剛出家門口就‘堵’了!”張玉豎起大拇指。記者了解到,建筑新村街道已在山大南路、建新南路及周邊區域新建、提升便民店鋪11家,方便居民購買肉菜、水果,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槐蔭區西市場商圈
  家門口的便利一點都沒少
  9月13日早上7點,家住緯十路15號的李月云在小廣場練完舞,帶著熱騰騰的早餐回到家。這次,她的早餐不再來自經三路馬路市場上的小販,而是來自小區旁新開張的超意興快餐店。
  西市場街道辦根據經三路馬路市場的情況特點及居民需求,對于不合手續、油煙擾民、占道經營的店鋪堅決取締,對經營手續齊全、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的蔬果店、肉菜店、餐飲店等予以保留并引導整改,百姓依舊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便利的服務設施。
  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相隔不遠的緯十一路小吃街上。這里最初是一處簡易的馬路市場,后期經營業戶為經營方便沿著路邊搭起板房。如今小吃街取締后,原本不足10米寬的緯十一路增寬2米,方便了附近居民出行。昔日破舊的房屋變成整潔而且內容豐富的文化墻,馬路環境徹底大變樣。
  長清區馬山路
  “退一步”生意更好做
  “道路順,人進廳,車走人行都輕松。”這句順口溜是長清區馬山路經營鑼鼓生意的王懷禮根據近期馬山路的變化創作的。在創城過程中,通過“退一步”,這個被人詬病的馬路市場不再梗阻,寬敞的雙向四車道終于恢復了原貌。
  馬山路兩側是長清城區售賣花鳥魚蟲的聚集地,有自發形成的夜市,道路連接步行街,本來就人多車多。馬山路市場自發成立了十多年,每天來采購的人員絡繹不絕。路邊的攤點習慣將商品擺放到店外招攬生意,原來的雙向四車道幾乎變成了兩車道。每到上下班時間,出行路上的嘈雜擁擠成為令附近居民頭疼的難題。今年創城期間,馬山路夜市、路邊店退路進廳的治理舉措讓這個市場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經過前期的調研摸排,長清區城管(執法)局發現,馬山路近半數的經營者都存有店面占用店外空間、無店面占用人行道的行為。此外,由于這條路是城市次支道路,出行高峰時人車混行,周邊村居混雜,管理難度較大。通過發放取締通告,城管隊員分組進店做工作,有的店主擔心進廳后生意受影響,城管隊員就通過講案例,給經營者吃定心丸。有的路邊攤本來就沒有門店,他們就協助店主聯系場地,爭取優惠政策,真誠的幫扶感動了眾多經營者。“退一步,路更寬,生意更好做”,在馬山路做了十年生意的高軍再也不用每天把貨物搬進搬出,整天待在外面招呼客人了,“道路環境好,客人來得多,現在收入不降反升。”
  商河縣興隆街
  定時定點經營市場更規范
  連日來,家住商河縣許商街道興隆街北頭的居民李明發現,周圍的出行環境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車輛整齊地停放在停車線內,路上行人車輛暢通無阻。然而幾個月前,這里還有很多占道經營的商戶,擾亂了道路秩序。隨著創城的日益深入,許商街道對馬路臨時性市場經營加大了整治力度。
  “以前這里一到下午孩子放學和晚上下班的時候,就有很多賣菜的商戶把攤子擺在路邊,停車買菜的人多,放學的孩子也多,路上車輛亂行,安全隱患很大。”興隆街臨街小區的老居民們對此怨言頗大。“現在好了,自從小商戶得到整治,路上車輛暢通無阻,回到家也沒有那么嘈雜了,真的挺好。”隨機采訪了周邊的幾位居民,大家都對該街道的馬路市場整治贊不絕口。
  “我一開始對這種整治也是不理解,但街道工作人員給我反復講政策、明道理,讓我認識到我的這種行為既給行人帶來不便,也給城市形象抹了黑,從今往后我們一定按要求守法經營。”長期在此擺攤的吳女士對馬路市場整治給予了充分理解。據了解,許商街道對馬路臨時性市場進行整治,對長期經營業主規定時間,8:00之前和18:00之后允許經營,白天對馬路進行巡查,不允許商戶擺攤。同時,對原先隨意擺放的商戶規定地點,允許在規定時間內在富民路與興隆街交叉口以北經營。
  歷城區西營鎮被“擠沒”的老街回來了
  每逢農歷四、九是歷城區西營鎮傳統大集開市的日子,已延續百年,集市貫穿鎮駐地中心區域的西營老街和西商業街。今年8月,西營鎮將大集遷移,從西商業街和老街遷至南商業街和建新路南側。
  在遷集過程中,為確保攤販利益和公平公正,該鎮成立集市管理辦公室,成為遷集過程中的“第三方”,預先給攤販下發遷移通知書和搖號順序牌,同時對大集新址攤位進行規劃設計。8月7日至9日,集市管理辦公室將大集分為蔬菜水果、生鮮肉類、布藝農具等15種業態,分批分次進行攤位“搖號”。8月10日,西營大集遷移后的第一個趕集日,無論是大集攤販還是逛集的商客都沒有受到影響。隨著大集的遷移,原本被“擠沒了”的西營西街恢復了干凈整潔,該鎮給道路重新劃線、安裝隔離護欄,并增設了交通信號燈。
編輯:吳曉璐
?